欢迎来到黄骅五金网!
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器时,境内已有人类活动。
夏、商两代,今黄骅地域属兖州。
西周时,属齐州。
春秋战国时期,为齐、燕两国交界地带,南部属齐,北部属燕。
秦王赢政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,设柳县(县治在今羊二庄乡大马庄东南5公里处),属济北郡。
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设章武县(县治今故县村北)。高祖六年(前201年),封戎赐为柳邱侯,设柳邱侯国(国都今羊二庄村)。后元元年(前143年),废柳邱侯国。后元七年(前157年),封窦广周为章武侯,章武县改为章武国。元狩元年(前122年),废章武侯国,复章武县。景帝六年(前151年),封公孙昆邪为平曲侯,设平曲侯国(国都今大贾象村)。中元二年(前148年),废平曲侯国。元朔四年(前125年),封刘扬为柳侯,设柳侯国(国都今海丰镇村)。元朔五年(前124年),封公孙敖为合骑侯,设合骑侯国(国都今郛堤城,亦说郛堤城为合骑侯国戎兵之所)。元狩二年(前121年),废合骑侯国。初元五年(前44年),封刘隆为宛乡侯,设宛乡侯国(国都今旧城村)。章武县及各侯国均属幽州刺史部渤海郡。
新莽元年(公元9年),柳侯国、宛乡侯国自灭。
东汉,废柳县,属地分别并入章武县、高城县。章武县改属冀州刺史部章武郡,郡县同治(治所今故县村北)。【高城县,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置,治所在今盐山县故城赵村,属冀州刺史部渤海郡】今黄骅境域分属章武县、高城县。
三国魏,章武郡治迁东平舒(今大城县),境内仅存章武县,属冀州渤海郡。
西晋,章武县属冀州章武国,高城县属冀州渤海国。咸宁三年(277年),章武县改属渤海郡。太康十年(289年),章武县改属清河国。太安元年(302年),章武县还属渤海郡。
十六国,章武县属章武郡。
北魏正光年间(520—524年),析章武县西北境地,置西章武县(县治今乾符村),属章武郡。
北齐,章武县、西章武县并入高城县,属瀛州浮阳郡。天保七年(556年),高城县治北迁至大留里(今旧城村)。
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,置鲁城县,县治西章武县故城,属河间郡。开皇十八年(598年),高城县更名为盐山县,属渤海郡。
唐武德四年(621年),改盐山县为东盐州。贞观元年(627年),复盐山县。乾符元年(874年),以年号改鲁城县为乾符县。盐山县、乾符县均属沧州。
后周显德三年(956年),乾符县并入清池县(治所今沧县东关)。
金代,清池县、盐山县属河北东路沧州。
元代,清池县、盐山县属中书省河间路沧州。
明洪武二年(1369年),清池县并入沧州,盐山亦为沧州辖县。洪武九年(1376年),盐山县治从大留里迁至香鱼馆(今盐山县城)。今黄骅地域南部为盐山属地,北部为沧州属地。
清初,沧州、盐山同属河间府。雍正七年(1729年),沧州升为沧州直隶州,雍正九年(1731年),盐山县隶属天津府。
民国二年(1913年),沧州降格为沧县,与盐山同属直隶省渤海观察使。
民国三年(1914年),改属津海道。
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(另有1936年9月、1937年6月等说法),析沧县东北部和盐山北部滨海区域2400平方公里置新海设治局,驻韩村(今黄骅城区),属河北省第七督察区。
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冬,日军侵占齐家务,成立伪政权。
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,中共中央北方局把新海县划归中共山东省委领导;同年夏,中共冀鲁边区工作委员会开辟新海抗日根据地,建立新海县抗日民主政府。
民国二十八年(1939年),日军侵占新海,在韩村建立伪政权。
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5月,日伪设立伪渤海道,新海设治局属之。
民国三十一年(1942年)1月,冀鲁边区析新海、盐山、沧县3县边缘区成立青城县。同年冀鲁边区于齐家务建津南县。
民国三十二年(1943年)11月,新海县与青城合并为新青县,并于次年1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。
民国三十三年(1944年)春,日伪将新海设治局改为新海县,县治今黄骅城区,属伪渤海道。
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9月,新青县解放,为纪念黄骅烈士更名黄骅县,属山东省渤海行政公署一专署。同年,津南县撤销。
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,复设津南县,属山东省渤海区三专署。
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,黄骅县、津南县划归河北省冀中行署第八区。
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初,津南县部分并入黄骅县。8月,黄骅县属河北省沧县专区。
1958年6月,属河北省天津专区;12月,划归河北省天津市。
1961年6月,黄骅县改属河北省沧州地区。
1989年7月,撤销黄骅县,设立黄骅市(县级),以原黄骅县的行政区域为黄骅市的行政区域,黄骅市属沧州地区。
1993年6月,撤销沧州地区,与沧州市合并。黄骅市由河北省直辖,沧州市代管。